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293篇
中国共产党   121篇
中国政治   194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4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历教育证书在教育和就业市场上皆发挥重要的交易功能。学历资格证书体系内部等级分化,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稀缺性提供了制度屏障,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其推波助澜。全日制普通学历证书的正统优势地位,使"一次性不间断"教育成为人们竞逐教育机会的潜规则。学制较短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更早走出校门,也因此成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潜在对象。要改变职业教育地位,须从资格证书制度上重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使网络教育等其他"非全日制"教育形态成为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正规化路径,为职业教育受众创造灵便的高质量学历继续教育机会,从而避免应届生在初始教育阶段选择职业教育路径时产生后顾之忧,尤其是对于有可能丧失后续自由选择机会的恐惧和排斥心理。  相似文献   
3.
程波辉  陈玲 《理论探讨》2020,(4):152-157
伴随"放管服"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必然对社会治理创新产生影响,社会治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理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命题。借助于建构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放管服"改革视域下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框架。分析2016年至2019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发现,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治理方式、管理服务下沉、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乡村治理等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特征与范畴。将这些特征与"放管服"改革的理论蕴含进行关联性思考,可见社会治理创新与"放管服"改革具有明显的理论契合性,从简政放权、健全制度、优化服务等三个核心维度能够建构一种社会治理创新的可适性模型框架。这一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和重要的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民国时期面世的《伤寒论》古传本之一,清末桂林左盛德得书于张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后传于其徒罗哲初。1935年陕西名医黄竹斋得以将罗哲初所藏抄本誊抄,并于1939年受资助将抄本刻印出版。罗哲初所藏抄本传于其子罗继寿,罗继寿又于1956年将抄本捐献给广西卫生厅,1960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载方326首,其中有90方为《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所无。此外,桂林古本还有宋本所无的许多条文,内容多出将近1/5。该书以文献学的标准可以视为伪书,但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作为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旁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刑事政策。近年,犯罪门槛下降、轻微犯罪增加体现了刑法立法"宽松立法,从严打击"的趋势和要求。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便是该立法目标的体现。在刑法司法过程中对轻微犯罪的具体适用则应当坚持"严格适用、从宽处理"的原则。以此为原则,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的客观危险行为应当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三次以上且受到了行政处罚的扰乱行为之后,再次实施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7.
8.
9.
工会工作的宗旨任务、运行机制、工作模式、职能条块既有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一面,也有各行其是、观念老套、方式方法不适应时代的一面。对工会工作基本内容的模块集成和系统结构有一个解构性的认识和梳理十分必要。有了对工会工作模块系统结构的清晰认知,工会的社会政治价值才会得到大的提升、才会真正得到广大会员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王李乐 《河北法学》2015,33(2):146-155
作为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之一种,行为性条件需要持续的监督,以实现减少排除、限制竞争影响之目的。行为性条件执行争议仲裁被认为可以给利益第三方提供快速、有效的私法救济,使其能够自行监督行为性条件的执行,在保留反垄断执法机构监督权的同时减少了监督附条件执行的成本,为欧美等反垄断执法机构广泛采纳。但是,由于提交仲裁的实践很少,这些优势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效有待进一步检验。行为性条件执行争议仲裁在实施过程中对传统商业仲裁理念和实践提出了诸多挑战,较难实现竞争政策保障与传统仲裁理念之间的平衡。现阶段,我国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和实践应当审慎借鉴行为性条件执行争议仲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